利害關係人鑑別

三晃企業社會責任推動小組參考AA1000 SES 『利害關係人議和標準』所建議之原則,根據依賴性、責任性、緊密度、影響力及多元觀點等特性,鑑別出主要的利害關係人有:員工、股東/投資人、社會大眾、政府組織、供應商與客戶等。

利害關係人鑑別 5大原則

依賴性 (Dependency) 直接或間接依賴三晃的活動、產品、服務或相關經營的利害關係人。
責任性 (Responsibility) 三晃現在或未來具有法律、經濟、經營及道德責任的利害關係人。
緊密度 (Tension) 關注三晃相關財務、經濟、社會及環境議題的利害關係人。
影響力 (Influence) 對三晃產生策略影響或有決策能力的利害關係人。
多元觀點 (Diverse Perspectives) 具不同觀點且能促使三晃獲新認知及機會的利害關係人。

利害關係人溝通

三晃重視利害關係人之權益與意見,對利害關係人設有公開、直接之溝通管道,除提供三晃在永續發展的相關資訊,更藉以及時了解、回應利害關係人所關切的議題,持續檢視及改善在企業社會責任的績效。

利害關係人 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關注議題 我們的回應
員工 1.勞資會議 每季一次 •資訊安全
•人權保障
•勞雇關係
2.5 資安管理
5.1 人力資源結構
5.2 員工權益與多元包容
2.申訴信箱 不一定
3.職工福利委員會議 每年一次
4.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成員 每季一次
股東/投資人 1.發言人 不一定 •空氣污染管理
•化學品安全及環境管理
•經營績效
2.3 經營績效
4.4 清潔生產
4.5 化學品管理
2.股東會 每年一次
3.法說會 每年一次
4.定期公佈營運概況資訊 每月一次
5.公開資訊觀測站 不一定
6.股東聯絡窗口及信箱 不一定
社會大眾 1.捐贈及贊助 不一定 •經營績效
•空氣污染管理
•廢棄物管理
2.3 經營績效
4.2 氣候變遷管理
4.3 清潔生產
2.公益活動 每年兩次
3.電話 / e-mail 不一定
4.官方網站 不一定
政府組織 1.函文 不一定 •資訊安全
•人權保障
•勞雇關係
2.5 資安管理
5.1 人力資源結構
5.2 員工權益與多元包容
2.定期申報 每月一次
3.現場稽核 不一定
4.勞動檢查 半年一次
5.研討會 不一定
供應商/承攬商 1.說明會 不一定 •有害物質管理
•空氣污染管理
•化學品安全及環境管理
4.4 清潔生產
4.5 化學品管理
2.年度稽核 每年一次
3.商務會議 每季一次
4.合約/承諾書 每周一次
5.電話 / e-mail 每天
6.客服網路信箱 不一定
客戶 1.合約/承諾書 每年一次 •客戶關係管理
•化學品安全及環境管理
•空氣污染管理
3.2 客戶服務與滿意
4.4 清潔生產
4.5 化學品管理
2.客服專線 不一定
3.滿意度調查 每年一次
4.客服網路信箱 不一定
5.拜訪 每季一次

重大主題分析

三晃公司依據GRI準則和AA1000原則,每兩年辨識重大永續議題。我們考慮內外部因素,如SDGs目標、法規、利害關係人意見,以及公司策略和KPIs。2023年的評估根據GRI 2021版進行,重點評估了議題在經濟、環境及人權方面的衝擊,成為我們策略規劃的基礎。

今年,我們將聚焦於執行相關策略和行動計劃,強化風險管理和持續改進機制,以符合國際標準並滿足利害關係人期望。下次重大主題鑑別將於2024年進行,屆時將根據業務和外部環境的變化進行更新。

重大主題分析步驟

步驟 執行說明
一. 蒐集永續議題 以本公司行業別、以及參考國內、外化學產業相關議題、聯合國SDGs目標等,評估公司中、長期與日常營運的情況,由總經理室負責歸納彙整成三大永續面向共20項重要永續議題,再進一步調查議題所造成的衝擊。
二. 分析營運衝擊程度 (1)由總經理室及與議題相關的權責單位,針對這20個重要的永續議題以「對於三晃」與「三晃對於外部經濟、環境、人」,共同評估是否已存在或未來可能會發生的正、負面影響(衝擊)。

(2)進行正、負面衝擊指數評分,而衝擊指數的評估,需先判斷各議題的衝擊「嚴重程度」和「發生頻率」,評比的總分較高者,表示影響程度較高,三晃以正、負面綜合評估的方式,取影響程度較高者,則為衝擊指數(衝擊程度)的評價結果。
三. 調查利害關係人對議題的關注程度 透過問卷調查方式,對主要利害關係人進行永續議題關注程度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46份。
四. 評估衝擊顯著性 以「營運衝擊程度」及「利害關係人關注程度」判斷永續議題的顯著性,分為低度、中度及高度顯著程度,並據此結果繪製重大議題矩陣圖。
五. 優先報導顯著程度高議題 總經理室針對20項重要議題的顯著性分析結果,確認需積極管理的議題,以最具影響顯著的重大性永續議題為撰寫基礎,分別為「營運績效」、「資訊安全」、「化學品安全及環境管理」、「空氣污染管理」4項重大主題,將於2022-2023年度永續報告中完整揭露其管理方式與績效成果。

2022-2023年重要永續議題

治理面 社會面 環境面
供應鏈管理 勞雇關係 水資源管理
數位優化 職業安全衛生 溫室氣體排放
經營績效 人才招募與發展 空氣污染管理
誠信經營 社會參與 化學品安全及環境管理
運輸安全 客戶關係管理 廢棄物管理
資訊安全 訓練與教育 能源管理
人權保障 有害物質管理

重大性矩陣分析

應用重大性原則,根據三晃的衝擊指數(衝擊程度),採正、負面綜合評估方式,以具高度衝擊的議題及利害關係人的觀點,據此鑑別出高度顯著的重大性議題,即為本年度優先報導主題。

永續議題衝擊程度

◎高度  ●中度  ○低度

議題 正面衝擊 負面衝擊
供應鏈管理
數位優化
營運績效
誠信經營
運輸安全
資訊安全
勞雇關係
職業安全衛生
人才招募與發展
社會參與
客戶關係管理
訓練與教育
水資源管理
溫室氣體排放
空氣污染管理
化學品安全及環境管理
廢棄物管理
能源管理

重大主題及衝擊範圍涉入程度

●直接衝擊  ◎間接衝擊

重大性議題 對應GRI重大主題 對三晃的意義 組織內 組織外
員工 客戶 股東/投資人 供應商 社會大眾
政策與承諾 GRI 201經濟績效 為員工及股東創造最大利益,以優質的品質建立品牌形象
化學品安全及環境管理 自訂主題
無對應的GRI準則
化學品一般有其不同的化學危害特性,需依使用的情形妥善的評估與管理,是職安防護重要的一環。
資訊安全 自訂主題
無對應的GRI準則
資訊安全不僅是我們重要的管理議題,亦是對顧客的保障,進行適當的資安防護,以降低事故可能影響及危害本公司業務運作之損害程度。
空氣污染防治 GRI 305排放 生產過程中所產生之空污,是三晃所重視的環境議題,我們依循PDCA的管理手法,降低營運對環境的衝擊,並朝零污染方向邁進

營運績效

政策與承諾 持續開發新產品並改善製程朝高值化產品發展,降低經營風險提升營運績效。
目標 達成公司營運目標與財務績效,追求穩定獲利。
責任分配 各營運部門依承接目標擬定工作執行重點,經營階層負責監督並協助目標與預算達成。
投入資源 公司依各營運部門完成目標所需編列相關預算。
評估機制 每月經營管理委員會檢討營運成果與預算執行狀況,並於每季進行績效考核。經營階層隨時注意營運狀況以確保營運績效。
報導章節 2.3 營運績效

化學品安全及環境管理

政策與承諾 1.遵循當地法令規範。
2.落實化學品物質安全管理。
3.保護員工於化學品使用之安全與健康。
目標 1.全廠區無違反化學品規範等相關法規條例。
2.符合危害性化學品標示及通識規則要求。
責任分配 1.各廠均有專責的環工安單位,如有突發狀況可立即通報並處理。
2.相關安全及環境管理辦法皆由生產部長與廠長監督執行,並適時做分配及調整。
3.相關教育訓練由人資單位及廠區共同規劃與執行。
投入資源 1.定期審視相關法令變更及因應。
2.依據年度計畫編列執行預算。
評估機制 1.定期辦理化學品緊急洩漏演練。
2.定期對化學品管理人進行教育訓練。
3.透過危險物化學品清單,管理化學品的種類及使用。
4.檢核採購的化學品是否符合危害物質清單之規範。
報導章節 4.5 化學品管理、5.4 友善工作環境

資訊安全

政策與承諾 恪遵法令制定相關資訊安全管理規則,對本公司之資訊系統及電子資料執行適當之保護措施,以確保其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及合法性。
目標 保護本公司所有資通系統與電子資料,包含硬體設備、作業軟體、網路、電子檔案、記錄等安全,免於遭受破壞、洩漏、盜取或勒索…等資訊安全風險
責任分配 資訊單位制定規範,全體同仁共同執行。
投入資源 依據年度計畫編列設備汰換預算。
評估機制 定期開會檢討執行之成效,並於年底前訂定明年之執行目標。
報導章節 2.5 資安管理

空氣污染防治

政策與承諾 遵守法規符合法定排放標準。
目標 持續變善減少對環境的衝擊,以「零違規、零裁罰」為目標。
責任分配 由環安最高主管統籌規畫,指揮、監督各部門環安課作業。
投入資源 1. 依法設置空污專責人員並提供所需教育訓練。
2. 專人定期檢視環保法令變更資訊並於每季環保會議報告。
3. 因應法規所需編列相關資本支出預算。
評估機制 1. 依法規進行定期洩漏元件檢測、煙道檢測、鍋爐Sox與Nox檢測。
2. 環保公安稽核組不定期臨場進行稽核。
3. 環保公安稽核組定期鑑別環保法規異動。
報導章節 4.4 清潔生產